在祖国西南的崇山峻岭间,有一位水电建设者的身影始终活跃其中。从世界第一高土石坝到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他以三十余年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水电人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水工873班校友、雅砻江水电2022-2024年度劳动模范——刘存福。
从长江工院学子到水电尖兵
1987年,刘存福进入水工专业学习,在校期间勤奋刻苦,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毕业后,他怀揣理想投身国家水电事业,从基层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水电建设领域的拔尖人才。
高原上的坚守:全球最高抽蓄电站的开拓者
2024年,刘存福转战海拔4300米的道孚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作为团队中唯一的“六零后”,他克服高寒缺氧、极端气候等困难,带领团队扎根雪域高原。面对抽蓄经验空白的挑战,他稳扎稳打、精益求精,推动项目实现高起点开局。同时,他创新管理思路,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全链条台账,为工程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说:“既然来了,就要干好,我们有责任为公司抽蓄建设打个样!”
两河口的丰碑:世界第一高土石坝的筑梦人
2016年至2021年,刘存福扎根两河口水电站建设一线,带领团队完成了从坝基清挖到填筑成坝的全过程管理。当293米高的大坝经受住蓄水考验时,这位硬汉眼含热泪地感慨:“我们完成了,圆满了!”此后,他主动请缨负责移民代建工程,徒步踏勘海拔4850米的垭口,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难题。
险境中的担当:抢险一线的“定海神针”
2023年,两河口水电站三期蓄水关键时期,鲜水河库区突发多点险情,刘存福总是冲锋在前。在红顶村连接线K3段垮塌、雅道路K54段和K13段库岸垮塌等危急时刻,他迅速响应,提出创新抢通方案,并蹲守现场统筹推进。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队处理险情45起,保障了库区群众的生命通道和库区安全稳定。
从青葱学子到水电劳模,刘存福用行动践行了长江工院学子“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正如他所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无非是‘结硬寨,打呆仗’。”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对工匠精神的最佳注解。
学校为拥有这样优秀的校友而自豪,他的事迹将激励更多长江工院学子在各自岗位上勇攀高峰,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