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赤子:我院陆地水文专业783班毕业生长江委水文上游局高场水文站站长钟宏联

作者: 时间:2016-11-04 点击数:

他走了,给长江水文留下了闪光的精神、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他30年来扎根偏远艰苦的水文测站,无怨无悔,岷江岸边、观测道上,留下了他坚实的脚步。

他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把青春和理想融进了水文事业。

弥留之际,他叮嘱妻子:“我死了以后,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不要多叫人,汛期,大家都很忙。”

他,就是岷江之子——长江委水文上游局宜宾水文水资源勘测队高场水文站站长钟宏联。2010年8月8日,他在病榻上抱憾离开了人世,走完了他平凡而闪光的人生旅程。

让我们把时针回拨到1981年,那一年,年仅21岁的钟宏联满怀激情,从湖北长江水利水电学校毕业分配来到位于四川省宜宾县岷江边的高场水文站。这是一座基层的水文缆道站,它所控制的岷江是长江上游几条支流中水量最大的一条河流,历史最大流量达每秒30000多立方米,高场站的水文情报成为直接影响长江流域防汛抗洪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水文站的现状让一心要为水利事业建功立业的钟宏联稍感失落。水文站距离最近的乡镇还有一公里远,用篱笆围成的站区内,仅有三排土墙瓦房,门窗破旧,地面潮湿,光线暗淡,看上去连农民的房子都不如。但既来之则安之,钟宏联跟着站上的老职工开始学习观测、发报、测流、取沙,在老一辈水文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下,他对水文职业内涵的理解日渐加深,也日益热爱水文工作。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老站长就放手给他压担子,安排他主持外业测报及负责仪器设备维修工作。1988年,钟宏联被提拔为高场水文站站长。之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以站为家,把自己的青春、理想和对事业的追求,融进了他所从事的水文工作中。

他利用点滴时间学习测站技术规定、仪器设备维护方法和水文基础理论知识,还经常搞一些小发明,在测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岷江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历时短的特点和流速忽大忽小的情况,他设计制造了一个铅鱼尾翼偏角调节器,为确保夜测铅鱼运行安全,在铅鱼尾翼上又加上一块尾翼,并贴上反光膜,这样夜测时就容易掌握铅鱼运行情况。

川南地区,夏季雷电频繁,仪器设备常被雷电击毁。针对这个问题,钟宏联等人想到在所有设备线路上安装避雷闸刀,彻底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过去,缆道运行中因误操作而导致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又动脑筋想办法,自行设计安装了“缆道运行保护装置”,使行车在行程极限状态下自动停止运行,高场站从此结束了缆道人为事故的历史。

钟宏联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方法,他借用中医“望、闻、问、切”的医疗方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体会,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设备维护法,取名为《设备维护三字经》,经专家进一步提炼后,在各站队推广使用,受到基层水文职工的普遍欢迎。他还先后发表了《水位数据优化在微软办公软件中的实现》、《办公软件在水尺零点高程测量中的应用》、《缆道站系线浮标流向测量资料整理方法探讨》等多篇论文,得到了较高评价。

在钟宏联的日历中,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在高场水文站,他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每天黎明即起,打扫庭院,把全站拾掇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后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钟宏联在为高场站这个“家”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同时,也在事业的道路上留下了闪光的人生足迹:从1988年钟宏联当站长的第二年起,高场水文站成果质量连续20年获得全优;连续23年安全生产无事故;2004年高场站获“全国文明水文站”殊荣。

2009年8月,钟宏联因胰腺炎生病住院,后转到重庆治疗。2010年3月,钟宏联被确诊为胰腺癌。他被病魔折磨得脸都变形了,却还想着水文站的水尺该校测了,缆道有几个滑轮已经磨损该换了,缆道要打油了……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路9号 | 邮编:430212

E-mail:68705614@qq.com  办公电话:027-87931005